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 2024年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04/2024-256886
  • 组配分类:
  • 2024年
  • 发布机构:
  • 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乐清市教育局关于政协第十四届乐清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1号提案的答复

乐清市教育局关于政协第十四届乐清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 07- 05 16 : 48 浏览次数: 字体:[ ]

金荣祥委员:

《关于推进优化教育双减政策落地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办 理 结 果 清 单

建议一

1.教育部门应定期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特别关注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学校。通过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当年完成事项

实施绿色增值评价工作,乐清市率全省之先引入大连现代学习科学研究院的增值评价模型,建立增值评价机制,市财政每年对中小学校发放教育质量增值奖1500余万元。

当年推动工作

积极深化课堂教学变革,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全面推进第三轮课堂变革行动。加强教师作业改革培训,通过教师的研、训、赛等方式,提升教师“项目化”“分层性”等有效作业设计能力,整体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目前有“素养作业”项目实践78个。

明年待落实事项


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二

2.建立家长教育平台,定期举行家长会和教育讲座,提高家长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当年完成事项

建立家庭教育领导和协调机制,规范运行家长学校,配备家庭教育指导专(兼)职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打造“小海星成长记”家庭教育学堂,市教育局、市妇联协作创立小海星家庭教育学堂,推出“快乐周末”、“公益心绘堂”等活动载体和家庭教育情景剧“小海星成长记”电台版和抖音版等宣传载体。创新“入企家访”机制,让教师家访走进企业,把家长会搬进企业,畅通随迁家庭“无家可访”、“见面难访”境况,营造亲商亲企亲民安商环境。围绕中小微企业外来员工家庭教育知识、心理健康辅导等需求,组建市级“百名良师”家庭讲师团、心理咨询指导师共100人,同步开设员工家庭教育“家乐清心”课堂,为企业员工午间、午后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供心理咨询辅导等专项服务。

当年推动工作

出台《乐清市学校家庭社会全域育人实施方案》,由教育、妇联共同牵头,推动部门联动。构建“1+X”品牌体系,围绕“乐成长”总品牌,做亮“乐心”“乐研”“乐动”“乐孝”“乐家”等子品牌,开展全域育人示范学校创建,培养一批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本土专家”,展示一批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典型案例与亮点成果,开发一批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活动课程,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新模式和新体系。 

明年待落实事项


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三

3.当前,乐清市的学生在某些学科上的课后作业量仍然较大,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课程安排上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部分重要学科的课时不足。建议学校在安排课程和作业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合理分配各学科的课时和作业量,同时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创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

当年完成事项

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133所学校出台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100%。

当年推动工作

首批在50所小学4、5年级段试点实行语文学科“一进一联”(作业进课堂、课外阅读联读)、10所初中试行数学科学“一题一课”项目化改革,列入省教育厅课改试点项目,实现试点小学段零书面家庭作业、初中数学作业时间普遍缩短1/2,获得省教育厅充分肯定。三是鼓励学校探索作业改进方案。加强作业及时反馈、面批讲解、答疑辅导等指导工作。如城南一小根据学生学业基础不同编制对应难度的作业,提高了学生作业效率;城东一小参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单元作业,有效避免重复作业现象;育英小学根据教育主题实行跨学科项目化作业等,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推进的有力态势。

明年待落实事项


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四

4. 鼓励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需要。

当年完成事项

深化课后服务资源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在温州率先出台《乐清市教育局关于实施“双减”资源赋能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遴选“课程魔方”试点校20所,构建课后服务“一校一品”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创成市县两级课后服务示范学校24所。

当年推动工作

一是遴选优质托管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全市73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列入进校服务“白名单”,为学校定制菜单式、个性化托管课程50门。如乐清市实验小学的“课后俱乐部”,通过对课程、管理、评价的三维提质,精心打造了“1+X课后俱乐部”课程群,有效推进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迭代升级。

二是整合群团组织学生服务资源库。联动融媒体中心、非遗中心、青少年宫、团体协会、俱乐部等单位54家,引进开发线上线下课程159门,服务学生、家长12多万人次。

三是构建“一公里校外活动实践圈”。3所综合实践基地聚焦研学实践活动,贯通“1+X+Y”校外实践基地群,推进“15分钟教育圈”,打造了“另眼看雁荡”“农耕非遗”“劳动实践”课程25门,涉及科创、自然、人文等领域,有效促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综合实践和研学旅行人数突破80多万人次。

明年待落实事项


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五

5. 教育局应组织专家团队,定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和更新,以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当年完成事项

结合《乐清市“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区域教育增值评价探索”省级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区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当年推动工作

市教育局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突破创新,在课程体系架构、关键环节落实和评价导向改革上强化区域推进,全面引领课程建设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实现学校课程高品质建设和课程优质资源共享。加大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督查力度,指导学校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从备课、课堂、作业、评价上,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作业设计情况,全力做好“素养作业”建设行动。

明年待落实事项


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六

6. 政府引导和支持民办教育机构转型,鼓励其在艺术、体育等方面提供更多高质量课外活动。

当年完成事项

实施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建立教育部门负责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部门负责文化艺术培训机构;体育部门负责体育培训机构,科技部门负责科技类培训机构的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非学科培训机构纳管工作,截至目前,科技、文广旅体、体育发展中心等三个部门依托全国、省平台完成纳管机构335家(科技类4家,艺术类机构267家,体育类64家),全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纳管率、上平台率和支付渠道开通率三个“百分百”目标。

当年推动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


不能采纳原因


建议七

7. 为了提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感,建议教育系统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此外,学校应设置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压力。政府也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如图书馆、体育设施等,来提高公众的幸福感。

当年完成事项

建立小海星心理咨询中心,无偿为全市少年儿童及家长提供家教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各学校配置心理咨询室,至少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参与日常管理。打造家庭教育“e课堂”,在乐清e课堂专栏里开设家长学校等子栏目,上传家庭教育条例动漫、家教小故事、专家授课等内容。

当年推动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


不能采纳原因


补充说明(办理过程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办理实效评估类别:_A_类

(A类:提案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B类:提案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准备解决;C类:提案所提问题因受条件限制未能解决或留作参考。)

联系人

高建跃

联系电话

139********

乐清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5日

政协031号提案答复-关于推进优化教育双减政策落地的提案.pdf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