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19/2025-270045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度总结和2025年度计划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度总结和2025年度计划

发布日期: 2025- 03- 13 16 : 32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文广旅体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年度计划

一、2024年度总结

202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紧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乐清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榜。

(一)强化龙头引领,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以雁荡山重振雄风为龙头,推进顶层设计,以“六新行动”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持续推进文旅项目攻坚,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文旅项目,2024年共5个项目(雁荡山谷里度假社区、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东海之窗及配套滨海大道、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程、乐清市沙滩赶海文旅休闲综合体)纳入省文旅投资“双百”计划,投资额排名温州第一。

(二)丰富产品供给,释放文旅新活力

拓展“新赛道”:办好“蒲岐抬阁·乐清民俗文化旅游节”“白石会市”“暑期文旅季”“乐清半程马拉松赛”“蒲岐九月会市”等30余场主题活动,全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643.85万人次,温州排名第2。

培育“新玩法”:开发夜间文旅消费新增长点,观潮书苑城市露营基地成市民文旅消费热门去处;“+文旅”产品培育,铁定溜溜景区获评省智慧旅游景区,“雁荡山至楠溪江旅游公路”入选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创成“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店1家。盐盆街道获评3A级景区镇,柳市黄华村获评3A级景区村。

挖掘“新热点”:广泛邀请网红博主、文旅达人助攻“种草”,联合温州12所大学开展“万名学子游雁荡山”系列活动。全网话题营销,“乐清读城”3条打样视频获点赞数500万+人次;“跟着高铁游雁荡山”产出77条内容,宣发总阅读量3083万。

(三)赓续文化薪火,焕发文遗新光彩

文物保护工作基石持续夯实:高质高效推进“四普”工作,完成“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核。省保单位西塘碉楼迁移保护和环境整治利用工程稳步推进。出台《乐清市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扶持办法》,新增省级乡村博物馆2家,全力招引社会力量入驻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办馆。

非遗融合发展焕发新活力:“非遗进校园”省级优秀案例+1;创成非遗工坊省级1家、温州市级4家、乐清市级5家;创成温州市级非遗百家坊4家、非遗茶空间3家、温州市非遗美学生活馆2家。市非遗馆入选省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基地联盟成员单位、省科技体验旅游点,联合温州医科大学创立国际学生中华文化实践基地。首次举办的非遗民俗文化巡游,线上线下观看人数54万余人次。

(四)深耕文化悦民,彰显文化自信新高度

“乐读”体系建设持续保持领跑:市图书馆荣获文旅部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温州唯一;市童书漂流试点入选省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建设试点;“公共书苑”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计划入选温州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是温州唯一政策保障类项目。

文艺精品更具辨识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对鸟》音乐剧成功首演,诠释乐商“四千精神”;原创越剧《石斛花开》开启售票模式,激发我市文化演出市场活力;原创歌曲《逐光》荣获第三届全省原创流行歌曲大赛金奖;选送民歌版《对鸟》亮相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荣获文旅部优秀进疆展演节目奖。

文化服务圈多元扩面:新增城市书房3家、文化驿站2家、“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5个;创成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家(白房子coffee、市非遗馆)、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新案例1个;“四千”精神陈列馆建成开放,传播乐清文化。

文化惠民加码百姓幸福感:举办“夏日八音盒”等文艺赋美活动1023场,其中“清和越夜”项目获评2023全省十佳文艺赋美案例,系温州唯一;举办“全省原创歌曲创作演唱会”“省油画创作工程邀请展暨乐清展”“乐清市第六届舞蹈大赛”等展演、比赛55场,“公共书苑文化季”“金秋读书节”“乐读书香市集”等“乐读”活动483场次,文化驿站53场次、公益课堂80余期。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开展“农商艺邻里”品牌活动70场,“三送一走”送戏下乡135场、送书下乡47069册次,文化走亲12场。

二、2025年度计划

(一)加速全域旅游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聚力打造高能级旅游核心吸引点,围绕“一心两带三组团”全域旅游空间格局,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布局:中心城区综合服务核心板块重点推进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赶海商街沙滩公园等项目建设;西部郊野板块重点推进祺泰·白云尖、中雁荡山小岙旅游综合体、“月色平田”文创村落改造项目等项目;北部大雁荡组团重点推进雁荡山·谷里度假社区、雁北国际文艺商业中心(原双溪书院)、南閣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提升工程等重大文旅项目。聚力核心景区品质提升,全力配合做好雁荡山5A级景区复核,助力培育雁荡山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强力实施中雁荡山山水型景区转型提质工程,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提升4A级景区品质。聚力旅游业全要素“链式”发展,持续发展新业态新场景。开展品牌民宿培育,指导创建一批浙韵千宿、等级民宿、侨家乐等品质民宿;推动露营基地、乡村咖啡馆、野趣乐园等业态发展;深化景区镇、景区村建设,打造更多小而美的特色旅游景点。

(二)锚定文旅产业载体建设,提升文旅品牌能级。实施文旅创牌引流行动,深谋“十古”“十碗”“乐情乐礼”等系列文旅品牌,推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文旅产品。持续做大白石三月初十会市、蒲岐九月庙会等传统节庆活动知名度,做热乐清半程马拉松、全国自行车职业联赛等高人气活动。实施宣传推介聚流行动,以大雁荡统一旅游营销为抓手,实现“品牌出圈、产品爆点、宣传多元、市场增量、环境优质”五大突破;加强对市外、省外目的地旅游市场的文旅营销推介,做好对省内游、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客源市场的招徕工作,拓市场促消费。

(三)优化公共文化供给机制,打造“山海乐清”文化高地。强化乐清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浙江省公共服务新场景建设“童书漂流”试点工作;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纵深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阶”三年行动;加码基层文化设施专项提升工程;强化行业管理,依托协会推进行业机构规范化管理,探索建立合作机制。磨砺文艺精品赋美城市气质,提升室内民族乐《鹤舞》,参加省群星奖;提升越剧《石斛花开》,争取参加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节。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擦亮“农商艺邻里”活动品牌,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用心办好“文艺赋美”“三送一走”“戏曲五进”“非遗六进”等特色活动。

(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赓续千年古县文脉。夯实文物保护工作基石,实现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智慧安防监管系统全覆盖;探索“网格+文保”的模式,完善文保员工作机制;保质保量完成四普工作,多维开展文物宣传活动,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拓展文物保护利用路径,以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民办博物馆群建设为契机搭建多元融合平台,推进“文物+旅游”深度融合;做好省保单位西塘碉楼迁移保护和环境整治利用工程;提速智慧博物馆建设,探索开发一批数字藏品、益智游戏。加大非遗赋能美好生活力度,培育省级非遗体验点、省级非遗美学生活馆,建设省市级“非遗茶空间”;解锁非遗体验新玩法,在重大文旅活动中融入更多非遗元素,举办北大街“开街”非遗主题活动。

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3月13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