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余亩油菜开镰
|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通讯员 薛晓峰)春赏油菜花,夏榨菜籽油。立夏刚过,各地油菜陆续成熟进入收获季。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引导和鼓励农户利用晴好天气,收割油菜,确保“油-稻-稻”轮作无缝衔接。 5月6日下午,在柳市镇胡家垟村,数百亩连片的油菜已经泛黄,一串串饱满的油菜荚缀满枝干。大型收割机加足马力开展作业,通过收割、脱粒、分离等工序后,菜籽被装上运输车运走,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 “这片田里的油菜籽不仅不要钱,而且品质优良、适应性强、产量还高,这两年我都领政府发的油菜籽去种,榨油以后除了留少部分自家吃,剩下的还能卖嘞!”当地农户陈龙进望着即将收割的油菜不禁感叹。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乐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和气候适宜油菜种植。相比其他作物,种植油菜需要的劳动力成本较少,菜叶和枯枝可增加土壤肥力,有助于新一轮农作物的生长。 按每亩油菜田产125公斤(干籽)来算,将油菜籽打油,每10公斤可榨油3.7公斤,按当前菜籽油市场价30元/公斤计算,通过自主加工销售,亩产效益在1200元左右;如直接卖油菜籽,每公斤按6元计,亩产效益在600元左右。“这还没算上政府的种植补贴和‘油—稻—稻’连片种植奖呢!”陈龙进笑着说。 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近年来,乐清大力推广配套油菜良种良法,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去年,市农业农村局为农户免费发放0.55万公斤短生育期油菜籽;农户种植油菜可获得每亩170元的政府补助;连片种植面积超100亩的,还能额外获得2万元奖励。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今年乐清油菜种植面积首超2万亩,“油-稻-稻”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选择。 “我们正构建良种供应-技术指导-机械服务-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让油菜从‘配角作物’变身‘致富金花’。”昨日,在田头调研的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还现场演示了“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粉碎后的油菜秸秆均匀铺撒田间,经旋耕机深翻入土。监测数据显示,此举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3个百分点,减少化肥使用量15%。油菜田还是天然的绿肥工厂,每亩可固氮6-8公斤。随着一批批油菜籽入库,农户已开始新一轮水稻插秧。金黄的油菜田即将变身翠绿稻海,“油-稻-稻”的轮作传奇仍在继续…… 从单季稻改双季稻,再到“油-稻-稻”周年多熟,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全产业链,乐清油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正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当科技赋能遇见政策护航,这片沃土正书写着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共富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