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乐清 > 每日要讯
  • 成文日期:

从全国钻头基地到精密工具先锋 芙蓉五金工具产业的突围之路

发布日期: 2025- 07- 17 11 : 07 浏览次数: 字体:[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在乐清东北部,藏着一个面积不足90平方公里的山区小镇——芙蓉镇。这里孕育了一个年产值超70亿元的五金工具产业集群,全球每卖出10个建工钻头,就有8个出自“芙蓉造”。从建筑工地的高强度钻头,到仅有笔记本电脑大小的锂电池无绳射钉器,芙蓉镇的五金产品正以惊人的创新力,在全球市场书写“中国制造”新案例:把看起来“小众”的赛道做精、做大,做出别样的天地。


山区小镇出了个国字号

芙蓉镇的五金工具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年前便获得“中华全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国字号招牌。目前,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建工钻头生产基地,全镇聚集了150多家五金工具企业及附属配套企业,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超5000万元企业14家,形成了以方大控股、浙江德威、东亚工具等为龙头的企业矩阵。产品远销欧美等地,成为全球建筑五金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我们的优势在于完整的产业链。”芙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出厂,所有环节在镇内都能完成,一颗螺丝钉都不用外购。”这种高度集聚的产业生态,使得芙蓉五金工具企业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成长有多快烦恼就有多大

“我们的年产值在国内行业领先,但厂房严重不足,只能在周边乡镇租用场地。”浙江成洲合金工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品寿苦笑道。这家企业专注于高端五金工具研发,其研发的金刚砂批头因特有的磁力和耐磨特性,应用于航空航天、动车轮船等领域。然而因生产空间受限,企业发展不得不放缓扩张步伐。

土地资源紧缺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类似困境在芙蓉镇普遍存在。部分五金工具企业曾尝试外迁,却因当地产业链不完善遭遇“水土不服”。

这种“出走—失败—回归”的经历,让当地企业家深刻意识到:只有突破现有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型转向涅槃重生

面对挑战,芙蓉企业开始集体转向技术创新。

在乐清市神箭工具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十余款折叠式锂电池无绳射钉器格外醒目。“通过自主研发,我们从零配件生产转型整机生产。”神箭工具负责人蔡祥幸说,2020年,公司启动气动电动整机研发,如今自主品牌Nail Task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申请品牌注册成功,多系列产品通过德国莱茵TüV、欧盟CE认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新锐力量。

浙江龙翔工具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翔是名85后,他将发展目光投向半导体行业,其公司研发的CMP钻石碟、晶圆减薄砂轮等产品,已成为芯片制造的关键耗材。

数字化改造和年轻一代的加入,为这个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越来越多“五金二代”,带来电商营销、跨境电商等新思路,推动企业从代工向品牌化转型。

当前,芙蓉镇正在谋划更大的产业蓝图:建设300亩的精密工具产业智造中心,并拟纳入市“十五五”重大产业平台,为五金工具企业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的目标是让‘芙蓉制造’成为高品质、高技术的代名词。”芙蓉镇党委书记说道,芙蓉五金工具产业从家庭作坊到全球市场,从代工生产到独立品牌,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更依赖于产业内生的自我革命,才能在全球市场上历久弥新。

如今,芙蓉镇的企业家们仍在不断探索,努力让“芙蓉造”的招牌更加闪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