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镇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南岳镇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岳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立足“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关键节点,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温州、乐清市委决策部署,对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镇上下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提质增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实干争先,产业发展稳中求进 数智经济与创新发展动能强劲。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数智升级与创新发展,全力维护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信息,培育2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规上工业数字化评估改造工作已上报审核5家企业。1-5月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000万元,累计增速24.8%,全市排名第2;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实现3.78亿元,累计增速18.2%,居全市第6;1-4月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58.01万元/人年,居全市第1。高标建设与耕地恢复齐头并进。聚焦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着力提升亩均效益,推动农业增产增收。里岙村、前塘村18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于6月通过镇级初验;165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进场施工;220亩耕地功能恢复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顺利启动,其中130亩种植任务圆满完成。项目投资与征地保障有力有序。1-5月,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完成进度45.5%,居全市第5位;其中工业投资表现亮眼,完成3.04亿元,完成率高达86.8%,位列全市榜首。电厂(三期)机组节能改造项目成功入库,新增投资额超7000万元。外溪路、沙港路、东升桥便民工程等民生类项目稳步推进;市第三储粮中心及城南大道征地工作攻坚完成,相关组件已报批。 (二)坚持建管并重,城镇面貌整体提升 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推行“市场化综合养护”模式,有效提高绿化管护水平,上半年高效完成“四边三化”环境整治点位114处,区域面貌显著提升。纵深推进环卫一体化,并强力攻坚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清运及时高效,1-6月累计转运处置其他垃圾2665.8吨、易腐垃圾730.6吨;同步强化源头引导与精细管理,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2000余份,并针对性地完成垃圾分类督查问题整改512处,推动分类实效持续增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聚焦公共建筑安全,有序推进既有建筑幕墙及外墙饰面脱落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实现电子化建档管理。全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持续深入开展农村危房排查整治行动,已完成2栋D级危房的解危工作。扎实推进农房宜居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30户改造任务。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严格落实河长制,累计开展镇村两级河长巡河73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99个,持续改善河道环境,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 (三)坚持改善民生,共富成果可感可及 特殊群体保障有力。动态更新低保、低边、特困人员数据库,完成38户在册困难户复核及入户调查,办结困难户救助申请4户,完成各季度在册困难户“幸福清单”送达,周期内送达182次,送达率和探访关爱率均达100%。定期开展残疾人入户访视及助残就业工作,成功为7名残疾人申请重度护理补贴,为15名残疾人申请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补贴,累计为34名残疾人申请适配轮椅、洗浴椅、护理床等辅助器械。共同富裕扩面提质。坚持党建引领,组织村企联合共发展,新明丽灯饰共富工坊自2022年成立以来,有针对性地设置共富车间和共富生产线实施定向招工,吸纳130余名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总产量达300万套,总产值约6000万元,获评2025年全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优秀实践案例。精神文明全域发展。强化榜样引领,厚植文明乡风,打造精神富有新高地。杏湾渔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27年匠心如一的浙能电厂维护部电仪党支部书记徐仙华,获评全国劳模;坚守农村10余年的南岳小学教师连丹丰,入选全国“阅读点亮未来”8位“年度点灯人”之一。 (四)坚持筑牢防线,平安根基更加坚实 严抓不懈拧紧安全生产“总开关”。深入开展工贸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监管与综合整治,依据年度执法计划,共检查企业26家次,行政处罚1家,排查并整改隐患100处,实现重大风险隐患清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共计124位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重点岗位人员通过安全学院培训取证,完成全年任务的88%。深化辖区消防全域整治,开展重点场所消防演练6场,累计参与500余人次,检查出租房和两类场所350余处,严把消防“安全关”。多点发力打好矛盾化解“组合拳”。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平安3030”工作机制,召开4次专项工作部署会、24次分析研判会,成功化解58件不稳定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常态化推进“五失一偏”人员动态排查,强化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加强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上半年共开展任前培训1次、专题培训16场次。防患未然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值”。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及时更新风险清单和码内转移人员情况,组织防汛责任人培训3场,开展各级防汛演练10次,防汛队伍训练2次,圆满完成今年首个台风“丹娜丝”的防御任务。通过张贴禁火令、发放宣传单、开展宣传讲座及防火演练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与本领,上半年镇森林防火队累计出动巡逻185人次,设卡14处,成功扑灭大小山火9次,劝阻违规山林祭祀、农业用火26次。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南岳镇将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4+1”重要要求与省委“132”总体部署,围绕温州市委冲刺“双万”城市、打造“全省第三极”战略目标,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进一步兴产业、优环境、惠民生、保平安,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县域标杆”目标贡献南岳力量。 (一)聚焦产业发展的“高”与“新”,加快推动区域能级跃升 围绕“兴建东方大港”核心目标,立足临港产业特色优势,全力深化港镇融合发展。深入做好北港区即将入驻的35家企业基础配套服务,扎实推进规下工业样本单位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走访与电话沟通筛选优质潜力企业,纳入“小升规”重点培育库,强化政策宣传、入库引导及精准扶持,助力中小企业做优做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重点督导村干部落实粮食功能区种植引导,对约100亩荒废农用地实行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措施到位的专项治理。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提升农作物单产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围绕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方向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库,积极做好乐资富融科技产业园、山马山小微园、高嵩山园区等项目招引工作,实施“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推进机制,为南岳产业发展积蓄更加强劲的动能。 (二)锚定城镇更新的“快”与“美”,全力打造宜居品质南岳 聚焦城镇精细化管理,下足绣花功夫,进一步提升城镇长效、精细、精致管理水平,刚性执行“经费与考核结果挂钩”机制,奖惩分明,推动长效管护全域覆盖。优化建成区6个村环卫一体化运作体系,实行“日监督+月考核”机制,加强环卫作业监管力度,实现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闭环管理;积极开展“家校社”联动宣传,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争创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推行“分级管护+智慧灌溉”模式,实施精准养护,拓展绿色增量,全面提升区域绿化品质与覆盖率。加速推进美丽河湖生态治理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岸线生态修复、水系治理维护,全力提升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筑牢沿海高质量发展生态廊道。 (三)立足民生福祉的“实”与“暖”,全面构建共富共享格局 筑牢兜底民生“保障网”,联动社会力量深化“弱有众扶”机制,针对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加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力度,确保救助精准覆盖、温情直达,将“共同富裕”的民生承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幸福实景。积极发挥“全国文明村”杏湾渔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镇乡风文明建设,同时继续打造提升村级“15分钟品质文化圈”,整合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资源,常态化开展民俗展演、非遗传承、送戏下乡等接地气活动,以文化浸润激发乡村精神共富活力。坚持织密健康服务“普惠网”,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群体,计划继续举办健康管理、中医药养生等公益讲座12场次以上;同步强化医疗协作与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动态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家门口的健康”,以实策暖举回应民生期盼。 (四)紧扣平安建设的“防”与“治”,合力筑牢双重安全屏障 深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及夏季大巡防,对重点村居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提升见警率、管事率。严格落实市委政法委“化维”行动部署,专班推进南岳镇信访积案分类化解,实行“一案一策”靶向攻坚,力争年内实质性化解一批;迭代升级“和言岳色”品牌,扩容“公道人”调解队伍至50人,建立跨领域“调解专家库”,整合专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成立“和言卫士”队伍,提升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深化“平安促进会”建设,以浙能电厂为龙头,吸纳30家中小微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建联防体系,激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热情。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突出“矛盾调处、治安防控、应急指挥、社工服务”四大功能模块,强化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管理,配强“一网格一专员”,确保风险隐患24小时内响应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