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乐清 > 每日要讯
  • 成文日期:

炎夏建设有“凉”策 重点项目“巧”施工

发布日期: 2025- 07- 24 10 : 09 浏览次数: 字体:[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瀚

  实习生 倪一川

  清晨5时,晨曦微露。在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温州北白象至南白象段的北航道桥施工现场,钢筋工李朝辉和工友们交接后,投入紧张作业。气温尚未明显上升,江风带着些许凉意,他麻利地拿起扎钩,笑着说:“趁早上多干些,10点多天热了,我们就可以休息。”

  钢筋绑扎、模板固定、混凝土浇筑……现场,工人们挥洒汗水,有条不紊。在这里,项目施工避开10时30分至14时的高温时段,改为两班作业:18时至次日5时连夜赶工,其余作业时间则安排在白天较凉爽时段。栈桥上,24小时开放的“清凉补给站”格外醒目:冰柜内矿泉水、酸梅汤、绿豆汤等储备充足;钢吊箱里放有超大冰块;应急药箱中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齐备,为酷暑中的作业者撑起一片“清凉”。

  “抓两头、歇中间”的弹性工作制与细致的防暑保障措施,是全市重点工程应对“烤”验,科学调整施工节奏,抢抓工程进度的缩影。

  约莫10公里外,柳市互通项目正克服山势挑战,推进爆破开挖与高边坡治理。面对似火骄阳,项目管理也更加人性化——桥面、高边坡班组将下午开工时间后延至15时,未完工时顺延到晚上气温较低的时段。“避开高温干活,更踏实!”一名操作挖掘机的工人抹了把汗,笑着道出了工友心声。

  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严格遵循《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作业区及休息区定期洒水降温,施工现场和生活区配备充足防暑药品,并设置固定供应点,免费提供充足含盐饮品、茶水。他们还通过班前会等普及防暑知识、中暑识别与急救方法,提升全员防护意识和能力。一系列务实举措,最大限度保障建设者身心健康,也为柳市互通在炎夏稳定推进奠定了基础。

  烈日灼灼,重点项目的“凉”策,既折射出科学管理和人文关怀,也展现了城市建设的决心,汗水浇灌出更安全的工地、更高效的项目、更可期的未来——乐清这座城市,在火热的季节里书写动人的发展篇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