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 2025年
  • 索引号:
  • 001008003013003/2025-278381
  • 组配分类:
  • 2025年
  • 发布机构:
  • 市经信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乐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乐清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063号建议的答复函

乐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乐清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063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5- 07- 28 10 : 33 浏览次数: 字体:[ ]

郑纬代表:

您向乐清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打造乐清产业生态链,确保乐清制造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议案》(第063号)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产业转型发展,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引育、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生态,打造乐清产业生态链,推进乐清制造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健全机制架构,探索产业顶层设计

乐清持续深化“1+4+N”产业链链长制,完善“链长+链主”机制,建立完善以电气产业为“1”个核心主导,智能物联、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4”个新兴支柱,临港经济、未来产业、汽车电子、生命健康、传统特色等N个特色优势的“1+4+N”产业构架。设立1个“总链办”和10个“链办”,由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任“链长”,牵头研究解决产业链重大发展问题,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支持产业培育发展。起草制定《乐清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乐清市产业链“链主”企业认定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链主”培育库企业清单,动态遴选一批产业牵引带动作用强、创新协调能力突出的龙头骨干企业,发挥链主在技术攻关、科技研发、增强产业链韧性等方面带动作用,促进我市制造企业升级工艺,不断完善细分领域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链生态圈。

二、加强合作交流,推进产业协作发展

1.强化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强化电气产品多元化发展,提速电气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了太阳能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链相关电气产品),电气产业集群工作成效入选工信部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典型创新成果案例3项,居全省第1;新能源产业依托乐清电气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构建“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产业链,推动新能源产业和电气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正泰高效晶硅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

2.深化集群间交流协作。乐清电气产业链与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武汉光电子信息集群建立集群跨省协作机制,与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乐清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会、电子连接器行业协会、新能源产业联合会充电桩分会,并有效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资源共享。

3.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助推产技产销产融产才对接,今年来举办各类产业链对接活动13场,参加企业3100余家次。如:电气产业举办第24届中国电器文化节暨电气产品博览会,参观客商达13万人次,现场成交额8.5亿元,意向订单额约35亿元;智能物联产业组织企业赴海康威视、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开展对接交流,并与阿里巴巴、钉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能源产业联合会协办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绿色能源装备博览会,组织62家企业参加,并与中电联、电子科大、重庆大学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汽车电子产业组织14家企业赴上汽集团进行对接合作交流。

4.针对性开展项目招引。针对产业薄弱和缺失环节,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生态化招商”部署,构建“1+4+10”招商体系,深耕新能源电气、储能、新材料等细分赛道,引进正泰高效光伏电池、组件及应用产业基地项目等项目。完善乐商数据库,升级驻点招商模式,构建“全员招商”格局,强化项目全周期服务保障。推动“一把手”招商常态化,强化镇街主要领导带头作用,精准引进契合我市产业规划的优质项目,做好全过程跟踪服务,提升项目签约与落地实效。

三、关注工艺材料,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1.推动基础工艺改造提升。在严格环境监管、巩固电镀行业整治成果的同时,制定行业绿色标杆标准,推动基础工艺集中化、绿色化改造,培育产业示范企业。针对铸造企业外迁导致的供应链断裂风险,大力支持本地铸造行业绿色集约发展,在严控高污染、高能耗铸造项目的同时,对采用短流程铸造、废砂再生利用等绿色技术的企业,在环评审批和总量指标上予以倾斜,助力乐清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深耕新材料领域研发,持续推进正泰石墨烯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已具备较强的石墨烯材料研发及批量制备能力,目前创新中心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石墨烯先进镀层产品已投产并在电气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大力培育首批次新材料产品,宏丰电工高性能Ag/WC复合触点材料和泰镒新材料高导电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成功入选“国内首批次”新材料,泰钰新材料石墨烯银新材料成功入选“省内首批次”新材料。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尖兵”“领雁”计划,立项实施新材料领域省尖兵领雁项目1项、温州市级重大技术创新攻关项目2项。

3.系统谋划小微园建设。坚持把小微企业园建设作为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瓶颈、倒逼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目前,乐清18个建成投用小微企业园通过省、市、县三级认定,入驻企业833家,其中17个为生产制造类小微园,1个为生产性服务类园区,正泰物联网传感产业园、柳市苏吕电器产业园等2个园区被省里评定为四星级园区,智能电气小微园被评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0个小微企业园实施了数字化园区改造,有效助力企业生产和经营,成为企业创业创新的新集聚地和经济新增长极。

四、聚焦科创引领,营造产业发展创新生态

1.建强科创平台体系。系统构建以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西交大雁荡山电气研究院、温大乐清工研院为核心的“3+X”科创平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共享实验室平台,精准耦合产业创新需求,为乐清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和智力支持。持续建设大孵化器集群2.0版,精细打造乡镇细分领域差异化孵化载体,累计布局孵化空间面积超85万平方米,打造孵化基地44个,建成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个、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2个,在孵培育项目共920余项,集聚创新创业人才8000余名。

2.深化校企合作。健全“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迭代升级“科技副总”2.0版,推动企才精准匹配、深度赋能,累计选派129位大院名校专家赴企业任职,攻克企业技术难题89项;2025年,创新实施科技成果“企业技术需求”“高校成果供应”双榜制,目前首批涵盖关键技术百余项、科研成果50余项。

3.强化人才引育。在高端人才方面,开展各类“双招双引”活动,2024年成功入选省顶尖人才1人,全职到岗省级以上领军人才8人;聚焦乐清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大数据等优势赛道,为企业推荐海外高端人才200人以上。在培育体系方面,出台《乐清市“瓯越英才计划”E类项目遴选管理办法》,2024年新入库F类及以上人才1700余人,新增实用型人才147人。与高校、机构、协会、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小微你好”系列活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精益生产、产业链供需对接、企业质量品牌提升等能力建设,2024年举办线上线下专题活动114场,服务人数达1.2万人次;2025年上半年,举办服务活动68场,其中线上活动43场,线下活动25场。落实“问企识才”机制,阶梯式给予我市17家温州市“人才指数”前100企业人才推介名额,让企业享受人才认定自主权,切实激发企业引才育才活力。在留才服务方面,出台《2024年乐清市人才适龄子女申请就读学校实施细则》,保障1025名人才子女享受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帮助其就读各类优质学校。系统开展“以情引才暖心月”活动,2024年走访慰问517名人才及其家属,解决各类人才“日常难事”67件。持续优化人才“安居”体系,全面扩大人才公寓租赁政策覆盖范围,2024年审核通过1000余名人才租房补贴申请;启用乐清未来青年人才社区,新增人才配租房973套,首批投用300余套。

感谢你们对我市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虽然我们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你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希望继续对我市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林飒,联系电话:13566170389


乐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14日

关于乐清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063号建议的答复函.pdf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