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乐清加力推进充停设施建设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瀚 近日,在龙西乡屿头村,不少村民家门口装了一个由乐清传媒集团新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代理销售的智能户外充电保护器。村民骑电动自行车到家后,就可在此停靠、刷卡解锁进行充电,十分便捷。“以前把车子推进家里充电,经常充上一整夜,这过程 中常担心电池会发烫发热。如今车子在户外充满后,电源自动断电,放心多了。”村民陈先生对家门口免费安装的便民设施连声称赞。 当前,在乐清农村地区,此类单点式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越来越常见。如在推广力度较大的岭底乡,已覆盖约三分之二有电动自行车的村民住宅。根据规范要求,每户可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划出固定位置,在此安装电动车充电器供车辆使用。该项举措推进,是乐清积极探索电动自行车安全便捷充停模式、加力推进充停点位布局的缩影。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备受社会关注。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行为,杜绝“飞线充电、电瓶入户充电、人车同屋充电”等安全隐患,近年来,乐清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建设,截至去年底已布局近9.5万个点位,但仍跟不上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初,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34万辆。“去年底,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28.2万辆,受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今年以来保有量大幅增长,这对充停场所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按他们常规测算,今年底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才能达到34万辆,而今不到半年,就超了这个数。为此,乐清将进一步加大充停点位建设力度,计划全年新增4万个点位,目前已投用980多处、4400多个。 在布局上,乐清继续推进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群租出租房等重点场所的集中式充停设施建设,并严把新建项目消防验收关,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充停配套要求。同时,在农村地区,从村民充停需求和场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等空间,因地制宜推进单点式、庭院式停充场所模式。 接下来,乐清将继续跟踪电动自行车增长情况,围绕3:1的配建比,更大力度推进充停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便利的充电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