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海洋生态修复与渔业振兴 256万尾大黄鱼苗游向乐清湾
|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通讯员 徐衡)日前,在南岳镇桃花岛海域,256万尾泛着银光的大黄鱼苗顺着水流欢快地跃入乐清湾,为这片海域注入新生机。 “当前正值东海禁渔期,水温适宜、饵料丰富,是开展增殖放流的最佳时机。”乐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放流的大黄鱼苗长约5厘米,适应性强、洄游范围小,能够有效补充本地渔业资源。 据悉,乐清市自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已累计放流大黄鱼、黑鲷、日本对虾、曼氏无针乌贼等30余种鱼虾贝类。其中,2016年和2017年曾集中放流大黄鱼苗种414万尾,对资源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下半年,乐清还计划开展海水贝类的增殖放流活动,进一步丰富乐清湾水产资源。 增殖放流不仅维护了海洋生态平衡,也为沿海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放流品种结构,加强苗种质量监管和放流后的跟踪评估,确保增殖放流取得长期实效。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海洋资源保护,实现生态保护与渔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