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十碗
|
十大碗 【乐清湾蝤蛑】 冬日海水里的浮沉、夏季滩涂里的40多次蜕壳,才有次年“八月蝤蛑抵只鸡”。甲壳薄脆、肉质鲜甜的乐清湾蝤蛑,正可谓“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雁荡山香鱼】 “雁荡出香鱼,清甜味有余。”——朱谏 香鱼其背部自带油脂,在炭火的烘烤中油脂四溢,使得香鱼色泽鲜黄透亮,口感香酥可口。 【蛎勾丸】 名闻遐迩的清江蛎勾加山地番薯淀粉,揉搓成丸,丸子入汤,可闻味山海,是“山珍与海味”的美味交融。 【石斛老鸭煲】 《本草从新》中记载“铁皮石斛,味甘者良,老雁山为上”,当雁荡山石斛遇到老鸭,是荤素两种滋阴食材的一次大融合,石斛的天然香味催动老鸭汤味的转化,转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香味。 【葱油子梅鱼】 这是一道纯粹靠原料吸引人的菜肴,乐清是子梅鱼最有保障的食材来源地,在新鲜的子梅鱼上,浇上最家常的黄酒酱油蒸,其余环节就无需担心,只要看好火候便可。 【望潮阑胡烧】 望潮在滩涂张望,阑胡(跳鱼)在滩涂弹跳,渔民一次偶然的两鲜相叠混煮,却找到了鲜美的极致,相应的制作方法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牛儿肉】 在乐清的山区半山区,食客惯称小黄牛肉为“牛儿肉”。选料精当的带皮小黄牛肉,经文火慢炖,软烂弹牙,香味浓郁。 【鲍汁鱼皮】 传统鱼皮的烧制,一般取红烧,讲究软烂的口感。鲍汁鱼皮是新调料的创新应用,在软烂之外,还讲究口感的Q弹。 【家常鲜肉丸】 听似家常,却最不寻常。一份鲜肉丸必是千挑万选的家养猪肉,融合自然日晒而成的上等梅菜干,其味之鲜不输任何海货。 【话梅蹄膀】 蹄膀的肥美令人望而却步,但有了精制话梅加持,酥嫩软烂的炖肉搭配细微酸甜口感,怎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恰到好处。 十小碗 【乐清八大碗】 八大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菜的前奏。通常从酱油鸡、桂花鱼、鳗鲞、鱼饼、花蚶、炸羊尾、炸带鱼、酱油肉、芹菜猪耳朵等中选择,也有搭配腌萝卜、盘菜生、荸荠等。除了巧思搭配,厨师刀工摆盘也是其巧妙所在。 【儿时猪肝】 儿时卤猪肝,用的是风味层次分明的卤汁,以其清爽的香气、滑嫩的口感、淡雅的口味赢得无数忠实回头客。 【鸡鹏包】 乐清人热情,好在走亲访友时带上各式礼包。鸡鹏包选用一年以上本地公鸡加正宗本地猪肉,精心熬制,直接食用或打包走亲访友,都保证了肉质Q弹鲜嫩,也将本土文化写进民间饮食特色之中。 【满头盘】 从最受乐清人欢迎的凉菜中选取搭档,驴掌和牛肉成薄片铺叠白瓷盘上,熏鹅成块码在盘中,金色油炸凤尾鱼则是下酒菜里最鲜酥的那一口,取以“满头盘”之名,满足食客对佳肴的满盆期待。 【葱烤鲫鱼】 河鲜之首选不能少了鲫鱼,当地清澈河流打捞鲜活鲫鱼,利用葱烤制后的香气,抵消鲫鱼腥味,保证肉质鲜美,外皮香酥,别具风味。 【泥 螺】 泥螺吃法各异,但本地人更喜欢用酒渍腌食。个大鲜活的黄泥螺,筛去表层粘液洗净,去掉水分放入容器内,加盐、黄酒若干,将容器口封口腌制一星期左右。取出食用时,鲜香无比。 【阑胡松】 古时保鲜不易,智慧祖先们便有了烘炒鲜货的好办法。东海滩涂的阑胡(跳鱼),则因其鲜美的口感,成为鱼松类的名贵菜品,深受追捧。 【虹桥蟹糊】 鲜甜梭子蟹切块,与生姜大蒜末同封于清水之中,加入盐、糖、白酒等调制冷藏一天,吃时添加米醋,鲜美至极,仿若活物游走唇齿之间。 【磐石灰鹅】 历经数百年的养鹅之乡,朝廷钦点贡品的磐石灰鹅,以传承百年的古法技艺熏制,色泽饱满,肥瘦相间,从明永乐年间开始便是一代又一代乐清人的美食记忆。 【鳘鱼鲞】 “鲞能养人,人恒想之,故字从养。”鲞之功效,既能消食又可开胃,乐清传统海产干货鳘鱼鲞,肉质鲜香有嚼劲,以其不失本味又别具特色而为食客青睐。 十小吃 【清江三鲜面】 清江临海,盛产海鲜,招呼宾客无菜时,便用一碗汤面加上各式时令海鲜,使得一碗汤面熠熠生辉。没想到这一做法就这样成为了从古至今声名远播的“清江三鲜面”。 【箬叶琼香五珍糯米酒饭】 黄酒糯米酒饭在农村地位颇高,用花雕酒、新糯米为底料,搭上箬竹叶以及葡萄干、桂花、核桃仁等五珍,一口香糯让吃客无限回味,身心均得以滋养。 【芙蓉麦饼】 “吃麦饼,爬山岭。”乐清麦饼,以芙蓉的最为有名。麦饼那当地产的麦粉、菜干、雪菜、本地猪肉等环保原料和浓郁的农家气息,是其深受喜爱的重要原因。 【高阳馄饨】 馄饨又名云吞、抓手。高阳馄饨相较于其他各地,其皮薄肉鲜,配料清爽可口,现煎的蛋丝点缀新嫩菜叶,香气宜人又色泽新鲜,令人食欲大开。 【薜荔果铁皮石斛冻】 薜荔果,补肾益精、活血化瘀,铁皮石斛促进消化、护肝利胆、抗衰老。将两种本地产珍贵食材制成清爽果冻,滋补清凉,两全其美。 【鸡灯丸】 在虹桥芙蓉一带,女儿出嫁吃鸡灯丸是一种习俗,但更多的还在于其自身的美味。糯米粉成团,甜的加猪肉、红糖、芝麻、核桃肉等,咸的加鲜牡蛎、豆腐干、茭白、“菜蕻”等,上笼蒸透,咸与甜都是油而不腻、鲜香可口。 【番薯黄夹】 番薯黄夹又称番薯皇夹,形似蒸饺,由新鲜番薯及番薯粉制成外皮,馅料多用雪菜、本地猪肉、优质香菇、南方豆干等,蒸熟以后外皮软糯可口、金黄剔透,故得此名。 【鹅头颈】 取山中番薯、花生、黄豆,白萝卜等独有食材,柴火煎烤,香气诱人,吸引了张望孩儿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等不及的模样,像极了“鹅头颈”,这一像便有了当地人宴请客人少不了的一道经典菜肴。 【白象香糕】 由章志卿老师于1855年首创,距今170年历史,又名状元糕,寓意步步高升。用文火炒熟的糯米磨粉,拌上芝麻、麦芽糖,撒上桂花,蒸熟切块,糯而不粘,清甜可口,是乐清人馈赠亲友的伴手礼首选。 【乐清炒粉干】 乐清中雁荡山泉水与优质大米,800年的传统技艺传承,成就沙岙粉干劲道口感,佐以海产干货共入锅中大火翻炒,风味绝佳,是融合乐清水土的灵魂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