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养老人 用专业守护最美“夕阳红”
|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丽琴 通讯员 倪孟晓 实习生 郑听雨 王奕心 每个人都会老。在乐清,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37万,占总人口的22.33%。养老护理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规模化愈显重要。近年来,乐清加强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工作。目前,全市持证养老护理员1612人,“95后、00后”护理员占比逐年增多。 清晨8时,天成街道合馨养老服务中心的走廊里已传来细碎的脚步声。“95后”二级养老护理员金梦仙轻轻推开活动室的门,几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聊天。她笑着走过去,蹲下身握住一位阿婆的手:“阿婆,昨晚睡得好吗?咱们量个血压吧。” 一边麻利地为老人量血压,金梦仙一边用虹桥方言拉家常:“最近爱吃咸的还是甜的?”老人嘟囔了一句:“咸菜下饭香。”她立刻在档案中记下血压,轻声提醒:“阿婆,咱们的血管就像水管,盐多了容易堵。您看这样好不好——咸菜减半,滋味不减?”老人会意地点头:“姑娘说得对,我听你的。” 这样的温馨场景,是金梦仙的工作日常。2020年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毕业后,她成为这家养老院首位“95后”养老护理师及康复治疗师。她的工作远不止于生活照料、康复服务,每周还要对养老院护工开展护理培训,每日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健康方案,并开展心理疏导。 “老人就像孩子,需要用心哄。”别看年纪不大,金梦仙照护失智老人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时常念叨要回家找儿子,却忘了儿子早已离世。每当这时,金梦仙就会陪着老人“收拾行李”,挽着她的手在院子里“散步回家”。转了几圈后,老人便心满意足地说:“到家了,真好。” 还有位节俭成性的阿公,总怀疑别人偷用他的物品。金梦仙安慰道:“您儿子可是大老板,这些都是您特意让他买来送给大家的。”听到这话,老人总会骄傲地挺直腰板,再不追究。这些“善意的谎言”背后,是一个专业护理员对老人心理的深刻把握。 这份工作也有必须面对的沉重。此前,金梦仙负责的一位老人在回家过节时突然离世。这让她深刻体会到,在养老院,每一次普通的道别都可能是永别。这让她更加珍惜与老人们相处的每一刻。 如今,养老院里年轻的面孔逐渐增多。去年入职的“00后”养老护理员吴园萍来自贵州,这位护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刚来时就遭遇了“信任危机”。一位新入住的百岁老人右腿严重溃烂,却拒绝让“小丫头”处理伤口。吴园萍没有争辩,而是每天陪老人聊天,在谈笑间示范专业的换药手法。两个月后,老人终于主动招呼她:“娒,该换药了吧?” 老人们质朴的关爱,也让护理员对这份职业倍有归属感。一天吴园萍加班到夜里,一位平日沉默寡言的阿婆颤巍巍地走上前塞给她几个橘子:“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那一刻,这个异乡姑娘突然明白了这份职业给予的温暖回馈,是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 “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新的服务理念。”合馨养老院院长陈益琴说,这些“青春养老人”用行动证明,养老服务不仅是谋生职业,更是充满温度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