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
2024年,乐清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科技助企工作获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专题报道,“创新指数”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梯队。全省首创“科技副总”工作入选省首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省“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获刊《浙江政务信息(专报)》,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推广。 (一)推动创新要素汇聚,抓好科技指标持续提升。 1.重点指标全力攻坚。全面对照省“315”科创体系建设发展目标,1-12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72.33亿,总量温州排名第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4%,排名温州第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65.8亿,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4.04%,排名温州第1;技术交易额103.63亿元,排名温州第2。规上工业研发费用75.58亿元,增长10.2%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为70.5%,均稳步提升。2024年省“千项万亿”科创强基项目2个,1-12月省核定投资额为4.08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156.9%,排名温州第3;上报科创领域“两重”项目4个,均处于发改项目库储备,其中赛宝的“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电池创新中试平台建设”项目已被温州市发改推荐至省发改。 2.科创主体倍增提质。强化服务促进主体数量提升,深入企业进行摸排并加强指导培训,举办高企申报培训班,对拟申报企业进行“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提高申报成功率。全年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80家,总量居温州市首位。优化管理促进主体质量提升,起草《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培育计划》,通过对未达标企业发放提示单、对高标完成企业在年度“科技创新指数”评价中加分等举措,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2家。建立温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梯度研发机构制度,2024年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5家、温州市级研发中心146家。 3.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积极发动企业申报省级、温州市级重点研发项目,鼓励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企业申报项目,并对申报文件规定重点支持对象进行精准发动。2024年立项省“尖兵领雁+X”重点研发项目1项、温州市级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11项、乐清市级重点研发项目25项。 4.科技人才集聚赋能。做好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入选“瓯越英才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人、科创专家1人、高水平团队1支。11月下旬成功举办2024年度中国·乐清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吸引100余位高层次人才携项目报名参赛,预计引导2个以上优质项目落地。与温州大学签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乐清产业实际为基础,实现人才共培共享、校企互融互促,助力高层次专业人才留乐创新创业。 5.科创成果高效转化。成立乐清市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整合全市技术转移中心,实行联合办公、统一管理,建立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目前已对外开展运营,成功组织专场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28次、科技成果推介会1次、技术经纪人培训活动1场,累计走访乐清本地企业300余家次,促成产学研合作80余项;11月上旬,组织天正集团等10家重点企业赴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两所大院名校开展“走进高校、西北行”活动,市科技局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安富新能源等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约科技项目合作。优化科技创新券使用管理,2024年已受理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776项,涉及金额1454万元。 (二)释放创新发展动能,抓好科创载体提质拓面。 1.孵化集群迭代升级。建设大孵化器集群2.0版,出台《大孵化器集群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召开乐清市大孵化器集群建设现场会。注重增值化服务提升与硬科技项目招引,不断加强专业运营机构外引内育,上线“智电芯”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平台、基金优势,全年新招引孵化企业(项目)359项,集聚创新创业人才3002人,引进专业运营机构2家。强化镇街联动、部门协同,常态化开展孵化空间排摸与项目招引,新增孵化空间面积30.9万平方米,标线任务目标完成率103.11%。制定《“十个一”评定标准(试行)》,率先开展对国企建设的科技孵化创业中心、龙头企业运营的物联网传感产业园、专业运营机构布局的人工智能孵化器的孵化基地样板打造,推动示范孵化基地建设,今年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6个,数量居温州第一。 2.重点平台落地投运。一是投运赛宝(东南)实验室项目。8月正式举办投运仪式,实验室基建已全部竣工,一期7500万设备已全部完成供货与计量验收并投入使用,形成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为核心的三电业务服务能力,与正泰汽车、正理生能、大明电子等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已收录质量可靠性技术研究论文4篇,取得专利1项,赛宝(东南)实验室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试平台备案温州市级中试基地。二是投运西交大雁荡山电气研究院。于4月举行投运仪式,一期1500万设备已采购安装到位,完成新能源关键装备实验室、高性能标准化功率变换技术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的搭建,组建研究院运营团队,推荐十余位硕士、博士到乐清企业实习,已设立自研项目4项,同企业合作项目11项。 3.科创平台整合提升。一是打造电气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心,纳入全市现有科创载体,形成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打造“研发—中试—加速—产业化—服务”科创全链条平台体系。二是推动已有平台提质,温大乐清工研院实验室完成二次扩容提升,研究院联合正泰、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建设的“全省低压电器智能化与新能源应用重点实验室”获得省科技厅认定;乐清市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连续四年获省级综合体绩效评价优秀。 (三)营造一流创新环境,抓好创新生态发展赋能。 1.迭代更新“科技副总”2.0版。探索“政企联动揭榜挂帅”,从政校联动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匹配精准度等方面进行迭代升级。9月召开乐清市科技副总工作推进会,表彰2023年度优秀科技副总,选派2024年度(第二批)科技副总52人,今年科技副总已协助企业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5家。 2.优化升级乐清企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更加突出研发投入等技术创新指标和新产品销售等经营成长指标,在乐清“新春第一会”上发布2023年乐清市企业创新指数50强、研发投入10强、研发增长10强等榜单,促使企业审视企业发展路径,努力营造重视创新的企业氛围,将科技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核心规划之中。 3.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探索应用并建立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创新指数贷”,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乐清首个企业创新指数贷产品“浦新贷”,已帮助40余家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通过政银企三方对接合作,9月份与农商银行、中信银行、恒丰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约。迭代升级“人才科技贷”,将孵化载体纳入“人才科技贷”,扩大收益群体,2024年已向103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总金额3.44亿元。 4.推动科技赋能共同富裕。完成省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共有8名省科技特派员和6名温州科技特派员入驻各乡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指导农户科学种田,普及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户科学素养和科技致富能力,以科技助推共同富裕。组织开展农业重点科技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新增农业重点科技项目5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项。 |